香港公司的利得稅計算表介紹

聯絡我們

稅務

公司稅(在香港稱為利得稅)是基於公司利潤的評估。應評稅利潤是對應稅期間的淨利潤和損益賬戶進行收入和扣除調整後的結果。本文將涵蓋幾個確定香港公司應課稅收入和利得稅計算表需要考慮的方面。

taxable income of Hong Kong companies

根據香港法律,一間公司的收入包括:

  • 在香港境內進行商業活動所得的收入
  • 因使用智慧財產權而收到的付款
  • 租賃動產所得的收入
  • 利息收入
  • 來自補助金、津貼或其他援助形式的財務支持
  • 票據或存款證所賺取的利潤
  • 退休計劃供款的報銷
  • 展示或使用影片、磁帶或錄音所得的收益

下一步是對公司的淨收入進行以下調整,以計算應課稅收入。

步驟 1:扣除不應課稅的利潤以計算利得稅

至於屬於不可轉換性質的利潤,應從公司的淨收入中扣除。對於不應課稅收入的利得稅計算包括以下項目:

  • 非源自香港產生的收益
  • 資本資產出售所得款項
  • 已經被評估為利得稅的股息或利潤
  • 在香港存款所得的利息收入(但不包括金融機構收到的利息)
  • 其他根據香港《稅務條例》規定的免稅收入

步驟 2:扣除符合資格的業務開支以計算利得稅

用於生產商業收入的支出可從收入中扣減。應課稅收入扣除項目的例子包括:

  • 取得貸款相關的費用
  • 用於盈利活動的建築物或土地的租金支付
  • 因收入受外國稅項影響而支付的外國稅
  • 被視為無法收回並註銷的債務
  • 用於修理、翻新或更換機器設備、場地或盈利項目的支出
  • 商標和專利註冊相關費用
  • 退休計劃的供款(在指定範圍內)
  • 研究及開發費用,包括可行性研究、市場調查、產品設計創新、商業或管理研究等
  • 技術教育費用
  • 獲批的慈善捐款
  • 專利、專有技術、註冊商標、版權和註冊設計的購買費用
  • 指定固定資產的資本支出(受限於限制)
  • 環保機械投資

不可扣除的費用包括:

  • 個人或家庭支出
  • 與盈利無關的費用
  • 用於財產或資產增值的支出
  • 可在保險政策下索償的金額
  • 除僱員薪俸稅以外的繳納稅款
  • 根據香港《稅務條例》第17條歸類為“不可扣除”的指定資本費用或虧損
  • 向配偶或伴侶支付或為其利益支付的款項
  • 與非盈利活動相關場所的費用

步驟 3:扣除未使用的虧損以計算利得稅

虧損可以在同一評稅年度內從收入中扣除,或結轉至後續評稅年度並從該年度的收入中扣除。要能扣除的虧損必須來自於業務經營所在地香港。

然而,在計算利得稅時,當來自優惠性交易收入(即適用優惠稅率的交易收入)的未扣除虧損與正常交易收入(即適用正常稅率的交易收入)相抵銷時,或者反之亦然,則會應用修正因素。

步驟 4:新增利得稅計算的平衡費用

在計算利得稅時,當資本資產(如建築物、構築物、工廠及機器)的出售收益大於其帳面淨值(從先前已申索的資本津貼中扣除的資產成本)時,便會產生平衡費用。

步驟 5:扣除資本津貼以計算利得稅

根據香港的稅務條例,固定資產的資本折舊和購置支出的利得稅計算被視為不可扣除的稅務開支。另一方面,資本津貼可提供減免,涵蓋初始資本支出和每年的折舊。商業樓宇和用於產生利潤的廠房及機器均可享有稅務扣除。各類資本津貼如下:

  • 為建造工業建築或構築物相關的資本支出提供 20% 的初始補貼。
  • 對於工業或商業建築的建設,每年給予初始資本支出4%的補貼。
  • 營業場所的裝修或翻新費用,自支出當年起,可在 5 年內等額扣除資本支出的 20%。
  • 相關年份發生的廠房和機械資本支出有 60% 的初始補貼。
  • 年度折舊津貼適用於基於折舊價值的廠房和機器,折舊率從 10% 到 30% 不等,具體取決於設備類型。
  • 商業或工業建築內的環保設施,資本支出的20%可從支出當年起,在5年內等額扣除。
  • 對於售後回租安排下的工廠和機械有特殊規定。

根據上述扣減和增加項目,可以計算出公司的應課稅收入。稅率適用於此收入,從而確定利得稅。企業的標準利得稅稅率為應評稅利潤的16.5%,而非企業業務的應評稅利潤則為15%。

香港利得稅的稅率與實例說明

兩級制稅率(2024年度適用):

公司類型首200萬利潤稅率其餘利潤稅率
有限公司8.25%16.5%
無限公司7.5%15%

實例:

  • 有限公司 $1,000,000 利潤:
    $1,000,000 × 8.25% = $82,500
  • 有限公司 $3,000,000 利潤:
    $2,000,000 × 8.25% + $1,000,000 × 16.5% = $330,000

公司報稅方式與時限

公司型態與報稅方法:

  • 獨資經營:以個人身份報稅
  • 合夥與有限公司:需提交獨立利得稅報稅表

報稅時間表:

類型正常提交期限電子報稅延長時限
新開業業務開業後約18個月+1個月
每年正常報稅每年4月起發出+1個月
特殊會計結算日(M類)最長可至次年1月31日視稅局公佈而定

遲交罰則:

  • 初次遲交罰款:最高 HKD 10,000
  • 嚴重情況:罰款高達 HKD 50,000 + 三倍稅額 + 最長監禁3年

2024/25 年度稅務優化與可扣稅項目

  • 利得稅100%寬減(上限 HKD 3,000)
  • 新增可扣稅支出
    • 還原租賃物業支出(待立法通過)
    • 環保設施整筆扣除(如電動車、節能裝置)
    • 電腦硬體與軟體整筆扣除

可扣稅捐款:

  • 捐予已認可慈善機構之款項
  • 限額:不得超過應課稅利潤的35%,且不少於HKD 100

香港兩級制利得稅率制度

香港的兩級制利得稅率制度是一套針對企業如何就其在香港使用資源而繳稅的規定。若希望合法合規並避免因違規而被徵收罰款,企業必須全面了解有關規則。與世界多數地區一樣,香港對逃稅行為設有嚴厲處罰。

其中一項核心規則是:如多名人士合資開設公司,則該公司在繳納利得稅方面將被視為一體,即所有股東須共同承擔應納稅責任,不能各自選擇是否納稅。因此,創業合夥人須清晰協調及分擔稅務責任。

即使企業的實際營運地點在香港以外,只要其業務基地設於香港,亦可能符合條件申請兩級制稅率。這就如同企業使用某地資源及基建,卻不作出相應貢獻,屬於不公平現象。兩級制的實施目的並非懲罰跨境營運企業,而是確保所有在港經營的公司,無論其運作模式如何,都要為使用本地資源繳納應有稅款。

值得注意的是,「兩級制」一詞有時被誤解。此稅制與電力、煤氣、供水或廢物處理等公共資源無關,而是專指利得稅課稅制度,並適用於應評稅利潤的計算。

選擇兩級制稅率前應考慮的限制

雖然兩級制利得稅率制度可為企業帶來最多50%的稅務減免,但在選擇前,企業應留意以下幾項限制:

1. 資格條件可能每年更新

合資格條件會因應財政年度而有所調整。企業必須密切留意香港稅務局的最新公告,以確保持續符合申請資格。

2. 需遵守轉讓定價規則

該制度須在香港的轉讓定價規範下運作。涉及集團內跨境交易的公司須確保有恰當文檔支持交易定價,否則或面臨補稅或罰款風險。

3. 主要惠及本地中小企

兩級制制度的設計目的是支持本地中小企業發展。非香港註冊的公司原則上不符合申請資格。但如外地企業在香港設有常設機構或子公司,亦有可能享有優惠稅率。

4. 僅適用於應評稅利潤

該制度不適用於資本利得(如出售資產的收益)。若企業主要收入來自此類非營運性盈利,所獲稅務優惠將非常有限。

如欲判斷此稅務計劃是否適合貴公司,建議尋求專業稅務顧問意見。制度雖有吸引力,但是否適用仍須依公司財務結構及業務發展策略而定。

更多企業應否採用兩級制利得稅率?

應該。只要符合香港稅務局的合規要求,越來越多企業應考慮採用兩級制利得稅率。此制度的設立宗旨是促進中小企的增長與競爭力,長遠將有助提升整體商業環境的穩定性與可持續發展。

特定行業的稅務優惠制度

除了兩級制外,香港亦針對某些行業推出特別稅務寬減安排,以推動相關產業發展。當中包括:

特定行業優惠稅率

  • 航運及空運業務:可享8.25%的優惠利得稅率

專利盒制度(Patent Box Regime)

  • 為符合資格的知識產權收入提供較低稅率,鼓勵創新與科技研發。

家族投資控權工具(Family-Owned Investment Holding Vehicles)

  • 若結構妥當,這些工具可於股息及資本利得方面享有稅務豁免或減免,協助家族企業進行有效資產規劃

永捷如何協助您進行利得稅計算?

永捷集團專注於香港利得稅、會計諮詢服務,滿足特定的個人需求。我們的稅務專家團隊就稅務規劃、合規性和報告提供必要的建議。我們的金融服務旨在幫助我們的客戶實現所有財務目標,並在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取得繁榮。 如果您在計算利潤稅時遇到問題,請立即聯絡我們以取得指導,永捷隨時為您提供協助!